首页 > 大学院校 > 正文

中国有哪些大学本硕博连读

2024-03-26 05:42:55 | 23高考网

今天23高考网小编整理了中国有哪些大学本硕博连读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有哪些大学本硕博连读

中国有哪些大学本硕博连读

1、郑州大学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中部农业大省,更是高考大省。过去的河南大学在全中国知名度很高,后来随着拆分跟中国经济的东移,河南大学过去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式。

曾经中科大想落户河南,结果以粮食不足被拒了。如今看到蒸蒸日上的中科大,河南大学只有干羡慕,毕竟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啊。还好河南开始意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了

并且对郑州大学报有无限高的期望。郑大本硕博数位列全国第一位,足够看出郑大的努力与实力。在双一流学科评估中,郑大B+学科有14个。在ESI全球排名中临床医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病毒学进入百分之一。

除此之外,郑大还有4个国家级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中心。6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化学、法学、历史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2、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地域和整个东北的经济不景气限制其发展。吉大有8个校区,很多人调侃“长春在吉大,吉大同学谈恋爱都是异地”。长春市有辆公交车,起点站是吉大南校,终点站是吉大北校。

吉大最好的排名就是在全国10名左右,2001年合并了四所大学之后,以理工为导向的朝着理工农医社科的综合大学发展。吉大在合并以后很多专业、学院都不去从前。摊子是大了,学校的实力严重下滑,能进前20就已经是不错的了。吉大本身就是文科大学,所以拿的出手的专业大部分是文科,

3、四川大学

川大的华西是很强的,全国排名第六,名次仅次于北大医学部、复旦医学部、协和、上海交大医学院、和中山医学院。川大主要靠的就是华西口腔。川大的一流学科有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四川大学在改革开放之后规模一直在扩大,拥有156个专业方向和61个专业,应用学科、新兴学科、技术学科占百分之八十六。随着学校的规模扩大,招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条件相对放宽许多,分数线也是逐年变低的。可想而知学校的规模是在逐年增大,但是学校的整体水平不会那么容易上升的!

4、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在青岛,济南、威海拥有8个校区。圈地、扩张,面积是真的“巨无大”啊。山东大学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强的学科,只是在无止境的扩大学校规模。

近来的双一流学科中只有化学跟数学两个学科入选。这种以双一流为特色的思想对于山东大学来说基本上是一场灾难。如果我们不能在未来几年里建立几个一流的专业,山东大学的命运将是非常悲惨的。

山大的经历全部用在学校的数量上了,对于学校的质量完全没花精力。还曾一度的被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分校所嘲笑。

5、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底蕴的重点大学,这所由原浙大,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杭州大学吞并而成的“巨无霸”高校,近年来在各大高校排行榜上均表现不俗。浙大的医学院实力也非常雄厚,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都是全国顶尖。

在学科建设方面,医学院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

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普外)、肿瘤学、儿科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药物分析学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浙江省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24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一流,有教学科研用房8万多平米,实验动物中心和图书馆(医学分馆)近在咫尺,学生可尽情享用充裕的教学资源。

中国有哪些大学本硕博连读

我是贵州省的考生,文科588分能读四川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吗?

2017年贵州省文科588分能否读四川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
可找出此分数对应今年的全省排位,
再找此排位2016年的对应分数(即折算为2016年的分数),
然后上学校招生网查看2016年录取分数线。
祝你好运。

中国有哪些大学本硕博连读

成都二本大学有哪些

成都的二本大学有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西华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成都医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 、成都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

拓展资料:

  1. 西南民族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囊括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学校作为中国民族高校最高学府之一,始终坚持为民族工作服务、为共和国顶尖民族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共和国少数民族精英"的摇篮”。学校坐落于四川成都,现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

  2.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简称“成信大”,由中国气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选中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为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全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工作组副组长单位、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成员,是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学科交叉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的省属重点大学,被誉为“气象工程人才摇篮”、“统计工作者的摇篮”。

  3. 西华大学位于天府之国成都,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入选高校、教育部易班全国共建示范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具有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4. 四川师范大学简称"川师大",位于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省会成都,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高水平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国家免费师范生培养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重点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研究生院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5. 西南石油大学诞生于1958年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期间,是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已发展成为一所油气工业学科群(油气、机电、地科、化工、能源材料、石油计算技术、工程管理)冲刺世界一流前列,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6. 成都大学简称“成大”,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办学体制。学院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首批本科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四川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是一所城市型综合大学。

  7. 成都理工大学坐落于有“锦官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是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重点大学 。

  8. 成都中医药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973计划”承担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是四川省“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系)、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建有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兼有理、工、管、文、农、教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中医药大学。

  9. 成都医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坐落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学校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是一所以医学学科为主,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涵盖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和继续教育的办学格局的高校。

  10. 成都体育学院,简称“成体”,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是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

  11. 四川音乐学院简称川音,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以“音乐”为主要办学特色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为中国九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高等音乐学院之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是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委批准的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予单位。 23高考网

以上,就是23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有哪些大学本硕博连读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中国有哪些大学本硕博连读”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