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9 22:24:11 | 23高考网
可以。
前批A段主要是艺术院校(专业),体育院校(专业),军事院校,武警部队院校,招收国防生的院校(专业),公安类院校(专业)录取的阶段。
B段主要是普通院校及专业,含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专业录取的阶段。
C段主要是农村专项招生计划相关的院校和专业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的院校录取的阶段。
扩展资料:
提前批次文史、理工类本科C段主要包括
(1)自主招生、本硕连读、免费师范生(含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中的自主招生)。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中的自主招生,经过公示并符合条件的考生,其自主招生志愿填报在提前批次本科C段第一志愿。
(2)艺术、体育生之类。艺术、体育生之类要求专业课成绩的。所有艺术类、体育类本、专科院校和专业均参加提前批次录取。
其中本科志愿填报在“艺体类提前本科”栏内,高职(专科)志愿填报在“艺体类提前专科”栏内。艺术类考生可根据自己专业考试类别,填报2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1个专业志愿,不设专业调剂表态栏。
体育类考生可填报2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2个专业志愿,同时设有“愿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所有艺术、体育类考生在“艺体类提前本科”和“艺体类提前专科”栏内不得兼报文史或理工类志愿,否则所填报志愿无效。
除提前批次外,艺术、体育类考生在其他批次可以填写兼报志愿,艺术(文)考生可兼报文史类志愿,体育、艺术(理)考生可兼报理工类志愿。
本段填报第二批本科(A、B类)文、理科及艺术、体育类院校志愿;高水平运动队(仅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合格的考生填报)、定向、少数民族班、少数民族预科班及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等特殊类型招生院校志愿。 23高考网
第二批本科A类文、理科类院校,考生可填报8个院校志愿,第二批本科B类文、理科类院校,考生可填报8个院校志愿,每一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第二批本科A类体育、艺术类院校,考生可填报2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B类体育、艺术类院校,考生可填报2个院校志愿,每一个院校可填报3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第二批A类、B类院校分别录取,A类院校投档录取结束后方进行B类院校投档录取。
第二批本科(A、B类)文、理科类院校志愿(平行志愿):凡今年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我省划定的第二批本科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文史452分,理工400分)的考生均可填报。
第二批本科(A、B类)特殊类型招生(高水平运动队)院校:仅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合格的考生填报。填报少数民族预科班志愿的考生须符合相关条件(见《2017年填报志愿指南》)。
第二批本科(A、B类)艺术类院校志愿(非平行志愿):凡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我省划定的第二批本科院校艺术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艺文294分,艺理260分)的考生均可填报。
第二批本科(A、B类)定向院校为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的院校,考生报考条件须为应届高中毕业生(不限民族),填报志愿结束后。
可按招生院校要求(可上院校网址下载申请表或咨询)传真本人书面申请(须考生本人、考生家长或法定监护人亲笔签名)。详见《2017填报志愿指南》第4页10条或咨询院校。
填报第二批本科(A、B类)院校定向志愿,须达到我省划定的第二批本科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文史452分,理工400分,体育(文)类362分、体育专业成绩60.0分)可填报。
第二批本科(A、B类)体育类院校(非平行志愿):凡文化课成绩达到我省划定的第二批本科院校体育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体育(文)362分、体育(理)320分;且体育专业成绩达60.0分以上的考生均可填报。
艺术类考生在第二批本科A类、B类两个批次中,每个批次只能在艺术类院校(专业)、文史类院校、理工类院校中选择一类填报,艺术类院校(专业)志愿、文史类院校志愿、理工类院校志愿在同一批次中不能同时填报。
体育类考生在第二批本科A类、B类两个批次中,每个批次只能在体育类院校(专业)、文史类院校、理工类院校中选择一类填报,体育类院校(专业)志愿、文史类院校志愿、理工类院校志愿在同一批次中不能同时填报。
注意事项:
使用我省统考或联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艺术类考生专业成绩须达到我省划定的艺术院校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即:美术194.0分,音乐70.00分,舞蹈63.00分,表演76.00分,书法73.00分,省联考播音与主持79.00分,广播电视编导311.00分。
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考生文化成绩须达到我省同批次艺术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凡统考涉及的专业须统考专业成绩和校考专业成绩均合格;统考未涉及的专业须校考成绩合格。
考生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可通过山西招生考试网主页上“考生登录”菜单中的“普通高考考生网上服务平台”进入,或者通过公告中的链接进行登录。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因一本A、A1、B类部分院校还未录取结束,在二本院校填报志愿期间。
如有一本A、A1、B类院校征集志愿。凡符合条件未被录取的考生在填报二本(A、B类)类院校志愿的同时,也可填报一本A、A1、B类院校征集志愿。一本院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结束后方进行二本院校投档录取。
考生要遵守网上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一是要严格按照网上填报志愿流程在规定的时间上网填报志愿,不要错过志愿填报时间。
二是要妥善设置和保管个人密码,以免因密码外泄导致志愿信息被非法篡改。若因自身保管不慎而泄露密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均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是考生务必亲自填报,不得让他人代填,要按志愿填报系统的要求认真填写并核对志愿信息。
四是尽早确定志愿和完成网上填报志愿操作,避免因网络访问量增大导致网络出现不流畅、运行缓慢、拥塞等问题而影响顺利提交志愿,甚至偶遇当地突发停电、网络故障等不可预知的情况,给自己造成无法按时提交网上填报志愿的严重后果。
23高考网(https://www.023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A志愿报考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A志愿,是一个高考名词,相对于第1志愿,是高考生平行志愿中所在的批次首先选择填报的院校,其次还也是考生每各院校第一个选择的专业。高考志愿专业可不可以都填一个可以的,如果你要是特别喜欢某一个专业,那你在报考志愿选择学校的时候就可以选一个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
高考志愿可以填报两次吗?是的,复读生只能报两个高考志愿。这是因为复读生是优先考虑录取的,为了保证高校能够顺利完成招生任务,教育部规定复读生只能填报两个高考志愿。这也与高校扩招的政策相关,为了避免高校人满为患,教育部通过限制复读生填报志愿的数量来控制招生规模。同时,限制复读生填报志愿的数量也有利于提高高校招生质量,避免因招生规模和质量不匹配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情况。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建议
填写高考志愿时可以选择几个专业?高考志愿每个学校,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对于高考改革地区,以浙江为例,高考可以报80个专业,但是每个都是1所院校1个专业对应的。相比之下,反而有可能没有上面一种情况总志愿情况多。在普通高校的招生过程中,考生填报志愿不仅关系着能否被高
高考志愿填报只有两个专业可选,六个专业填不满怎么办?空着吗?空着。有的学校只有2个专业,肯定是填报不满6个专业志愿了,这种情况只需要填报2个专业志愿,然后选择专业服从调剂,如果分数不够这个专业,是不会被提档的,那么后面的志愿就会发生作用;如果被提档了,只要服从调剂,就基本上可以说被录取了。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中,出现招生专业数量少于能填报的6个专业数量,都是出现在本省市以外的高校,
高考报考可以报几个志愿和专业高考报考时,每个考生都可以填报多个志愿,建议填报三个到五个志愿。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将自己最感兴趣、最适合的专业放在最靠前的志愿中,以提高其录取机会。在填报志愿时,如果您对某个专业有多个不同的方向或专业课程可以选择,可以将不同方向或课程作为不同的志愿填报,以增加录取的机会。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院校的志愿填报方式可能有所不同,请考生仔细阅读相关的
高考填志愿时专业的选择重要吗?先告诉您结论,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说三遍!以下我将以专业的角度回答高考选择专业的重要性,并提供详细的分析和理由。1.专业对职业发展的影响:选择合适的专业可以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现代职场,各行各业都日益专业化,拥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更容易在职场上脱颖而出。一个与自身兴趣和天赋相符的专业,将使个人更容易专注学习,并能
填报高考志愿,应不应该全部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高考志愿是否应该全部选择服从调剂,取决于个人的具体情况和考生对自己发展的规划。以下是一些情况,说明何时不服从调剂更好:1.专业匹配度:如果考生已经明确知道自己想从事哪个专业,并且据调剂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不符,那么不服从调剂可能更为合适。选修一个与兴趣和能力匹配的专业可以让考生更加专注于学习,提高自己的学术表现和发展潜力。2.地点限制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一般每个录取批次可以报4-6所大学,每个大学能报6个专业。由于各个省市志愿填报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具体如下: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
2023-12-01 08:40:05
2024-06-25 12:55:33
2024-06-24 21:08:39
2023-12-01 14:28:49
2023-12-01 14:06:28
2023-12-01 13: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