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 00:21:27 | 23高考网
春季小高考填志愿了,但没有被录取,夏季高考可以填报专科志愿,符合录取条件的会被录取。 专科层次分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专科提前批包括艺术、体育、定向培养士官、空乘、航海、医学、小学教育(全科教师)等专科,各类别不得兼报。
录取工作分批进行,依次为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
关于高考录取的其他规定。
参加高职高专批录取的院校或专业为:其他无特殊要求的普通类专科专业。艺术类本科录取依次为艺术本科提前批、艺术本科A段、艺术本科B段。原则上,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高校)、可不编制分省计划的高校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参加艺术本科提前批录取。
艺术本科提前批以外的公办高校和经我省批准的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参加艺术本科A段录取;独立学院、民办院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参加艺术本科B段录取。
以上内容参考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23高考网(https://www.023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小高考填报志愿是看3+还是看学考的相关内容。
其实,先选择哪个都是合理的。具体先选择哪个好,还是要根据大家个人的实际情况,比如兴趣爱好、分数、有没有目标专业、家里的经济情况等。高考志愿填报后还能改吗?不能。一旦被学校录取,档案就退不出来了。上别的学校需要考生的档案资料,然而档案已经从省教育厅转到录取学校了,没办法修改了。在普通高校的招生过程中,考生填报志愿不仅关系着能否被高校录取,更为重要的是:填志愿时选择专业、学校内在地规定了学生未来的学业及职业发展路线及发展状态。通常所说的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
高考志愿填报后还能查到专业吗?可以查到专业。高考录取结果上考生服务平台,录取的院校、专业代号、专业名称、录取批次都能查到的。工具\材料电脑1、首先打开百度输入要查询成绩的省份,如下图所示。2、接着点击进入官方网站。3、在打开的网页中找到“高考高招”选项,如下图所示,点击进入。4、接着点击“录取查询”选项。5、输入录取这两个字,点击搜索。
高考填报志愿在手机上能填报吗?高考填报志愿在手机上能填报的。高考志愿可以用智能手机填报。高考录取工作从7月初开始,高考录取要按照批次顺序依次进行,首先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最后高职高专批。高考录取结果会随着每个批次的录取结束随时公布,考生随时可以按照自己的报考批次到当地的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结果。投档及录取分数线会在录取结束后公布。录取结果公布后,被录取考生要
第一志愿学校填了专业服从而且上了投档线一定能上第一志愿学校吗不管是哪的考生都一样~投档线是最低的分数线,你报考的院校不一定是最低线的那个院校,就算是,那个学校的最低分数也不是按分数来的,是按名额来的嘛~所以,即使写了"服从",也不一定~放松心态~只好等结果了.祝你好运~通常第一志愿要不要服从调配?服从后不是所要的专业怎么办?第一志愿一般是自己最想去的学校。如果第一志
江苏美术高考如果拿到了校考合格证,那填志愿是只要填提前第一小批,还是第一小批和第二小批都填满呢?江苏美术高考拿到校考合格证,填志愿要填提前第一小批和第三小批,不填第二小批,因为第二小批是省统考成绩录取。江苏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第3小批的录取工作于8月12日开始。该小批为除艺术类提前录取本科第1小批以外的其他使用专业校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本科院校(专业),实行传统
高考志愿填报时第一志愿上线了,可是专业分不够,服从调剂还会被退档吗?如果提档了,服从调剂就不会被退档。专业分不够,就会把你调剂到你没有报的专业,你可能不喜欢,但你报了服从调剂,学校就不会退档。如果退档,你就滑档了,就只能征集志愿和下一批志愿。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0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
2022山东高考还能征集志愿吗?2022山东高考依然保留征集志愿,征集志愿的存在,一方面照顾了一部分没有完成招生计划人数的院校,一方面为考生顺利录取提供了一次补报机会。山东省平行志愿录取规则详解: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依次检索,一次投档”的志愿填报模式。平行志愿是按照考生分数由高到低进行投档录取的,当考生分数达到第一所报考院校最低投档线即可进行投档,若符合院校招生
2022年济南大学招生章程2022年济南大学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主要包含学校概况、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录取规则、收费标准、奖助学金等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济南大学2022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第一章 总则为保证2022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维护学校和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招
2024-07-31 10:59:10
2023-12-01 08:40:05
2024-06-25 12:55:33
2024-06-24 21:08:39
2023-12-01 14:28:49
2023-12-01 1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