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课程有哪些

2024-12-06 06:58:06 | 23高考网

今天23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课程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课程有哪些

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课程有哪些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下面是由本站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课程有哪些”。
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有哪些
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电视摄像技术、广播电视史、广播电视法规与广电职业道德、视听语言、影视艺术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基础写作、播音主持艺术、公共关系学、普通话等。
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广播电视新闻业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传媒在未来数十年内将继续呈蓬勃发展之势,其中,电视较之报刊、广播等媒体仍然优势明显,虽然即将迎来因特网的强劲挑战,但未来的传媒业,不可能让某一模式独占鳌头。受过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基本能力的专门人才将大受欢迎。
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方向
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策划、创意、创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
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拓展阅读:广播电视学专业必备能力
1.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主持节日的基本能力;
3.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日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
4.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5.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动态。

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课程有哪些

高考报志愿有哪些专业

高考报志愿,需关注专业领域广泛,覆盖各行各业。

常见的专业分类有:

1. 文学类,如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

2. 经济学类,包含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3. 法学类,涉及法学、社会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4. 教育学类,涵盖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等。

5. 理学类,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6. 工学类,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

7. 农学类,涉及农业科学、林业科学、水产科学、食品科学等。

8. 医学类,包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

9. 艺术类,涵盖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等。

10. 管理学类,包含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此外,还有哲学、历史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等学科。这些学科分类仅供参考,具体专业设置会因学校、地区和市场需求有所不同。选择专业时,建议结合个人兴趣、特长及未来就业前景进行综合考虑。

考中国传媒大学

23高考网(https://www.023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相关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报考条件和对考生的基本要求: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
3、发音器官无缺陷、无疾病,五官端正;身材匀称,身高:男一般不低于1.75米,女一般不低于1.65米。
报考条件同时又规定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报考: 1、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学校在校生
2、应届毕业生之外的高级中学的在校生
3、被普通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不满一年者
4、因触犯刑律而被追诉或正在服刑者
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都可以到中国传媒大学设定的考点办理报名手续。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考生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的基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一,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音。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的是汉语普通话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按国家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含县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水平(此要求列入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颁岗位规范,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合格证上岗)。”国家将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一级甲等是标准最高的一级。具体要求是:“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一级乙等的具体要求是:“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时都要通过一级甲等。因此,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的普通话语音面貌应该是标准的、规范的,具体地说,其语音面貌不能低于一级乙等的要求。
第二,发音器官健康、有效。
发音器官不能存在先天缺陷和整体上不利于发声的情况,如:1舌系带过短;2颚裂(造成严重的贯通性不可克服的鼻音);3兔唇;4舌体、口腔腔体比例不当(大舌头);5牙关与下颌骨不利于口腔开合运动(牙关紧);6牙齿不整齐有碍发音;7牙齿及咬合关系有严重问题(“地包天”、“天包地”影响正常发音);8鼻中隔偏曲,造成通气不良,形成阻塞性鼻音;9喉头过小,声道有异于常人,不利于发声;10体弱气虚,呼吸肌不强;11由于外伤造成的发音器官缺陷,等等。
第三,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
有声语言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主要的工作手段。因此,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具备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清晰的口齿包括唇、舌、齿等运用的灵活、有力;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到位、正确;发音咬字不含混、不秃噜、不吃字等等。圆润的嗓音,包括音质悦耳集中且有一定的明亮度和声音弹性,有较自如的气息状态,包括声音不干、不涩、不沙、不哑、不噪、不弱等要求。 第四,较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考生应具备透过文字语言表面感悟文字语言深层意蕴的能力,对所播和所说的内容都应做到有感而发,情动于衷,深情并茂地表达,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感、言之有序、言之有声、言之有色、言之有味,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第五,较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通过考试,还要考察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应变能力。如: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并驾驭文字语言的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语言,构成腹稿提纲,并状态自如地加以表达的能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回答主考的提问、灵活应变的能力;以及强行记忆的能力等。
第六,较好的形象气质条件和综合文化素质。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特别是电视播音工作者,其容貌、形象、气质、身材等因素就更为重要。因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考生形象、气质等条件的要求相对也要高一些。对形象的基本要求是“上像”,气质的基本要求是不俗。整体形象上要落落大方,有亲和力。总之,考生通过各项考试要能够体现出较出色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潜质及可塑性。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内容与形式`
专业考试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要进行初试面试和复试面试。复试通过之后,还需经过系学术委员会复审、终审,终审通过,方为专业考试合格。专业考试合格者,由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办公室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合格通知书。收到专业考试合格通知书的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有的考生由于不了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可能会把考试想象得很神秘或很难,其实不然。在具备了一定的基本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再了解、熟悉了考试的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之后,考试就会比较容易进行。专业考试共有五项:
指定稿件朗读
这项内容,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语音面貌、发声状况及基本的朗读能力。朗读的饿基本要求是清楚、顺畅、生动。指定朗读的稿件是在考场发给考生的一篇几百字的以叙述为主的短文。
主题讨论
这项内容主要是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即兴表达的能力。根据临时指定的题目,提炼观点,言简意赅地进行即兴表述,同时,在讨论和辩论之中,展示自己的内在素质和专业素质。
文学作品朗诵
诗歌、散文、小说片段、寓言等文学作品比一般叙述性稿件感情更为浓烈,情节更为曲折,形象更为生动,表现手法也更加多样。通过文学作品的朗诵,主要是进一步考察考生声音的适应能力、变化能力、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这项考试的内容应该表现得更出色些,更完美些,更自信些。这项内容限时在3~4分钟以内,文字约在600~800字左右。
即兴表达
通过设置一些临时指定内容的环节来进一步考察考生的新闻素质、新闻敏感和专业素质,让考生能够进一步充分展示其个性及特长。
回答主考提问
通过提问交流互动环节,进一步考察考生的全面素质,使考生能够有充分展示其个性和内在素质的空间。S
这项考试的目的除了考察考生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以外,同时也为了考核其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题目涉及文学知识、生活常识、基本概念、时事政治、广播电视,问题基本上是在高中生的知识、常识范围之内。考察方式,或者是由考生随意抽取题目,或者是由主考随机提问。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取原则
1、艺术类本科专业在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并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招生条件的考生中择优录取。
2、录取专业时,专业志愿以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时所填报的志愿顺序为准,无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第一志愿。
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按高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专业成绩全国前3名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学校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优先录取。
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3/4的招生计划,按照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高考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依专业考试成绩排名从高到低的原则,优先录取,专业成绩排名并列的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剩余的1/4招生计划,按照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专业考试成绩合格,高考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情况下,依高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择优录取。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取时,男女生分别排队,男女生录取比例为1:1。 4、从2006年起,艺术类各专业录取时,考生的数学成绩记入高考总成绩中。
5、被录取的考生一经查出有替考等考试舞弊行为,取消其录取资格。

怎样朗读指定稿件
指定稿件朗读的要求是:清楚、顺畅、生动。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把握,可以较好地实现上述要求。
感受领先,以情带声
从以往的考试来看,在指定稿件朗读时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考生毫无感受、毫无表情地念,机械地、干巴巴地读,这种“朗读”充其量只能算是最低层次的“念字出声”,距离朗读的目的、考试的要求相差甚远,即使一个字不念错,一个结巴都不打也难以取得好成绩。朗读是朗读者对稿件内容的有感而发和真实态度、感情的自然流露。在稿件准备时,朗读者已对内容的主题、目的、基调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朗读时,要善于带着这种认识和感受去朗读,并且善于随着内容的变化,让自己的感受也相应地变化,再用变化的语气把这种变化的感受表达出来。句子内容不同、句子所蕴涵的感情色彩不同,朗读者的感受和表达就应不同。带着不同的感受去表达,有声语言就容易生动感人。
“归堆儿”、“抱团儿”,清楚连贯
经常有的考生在朗读时或者一句一顿,或者是从头到尾不敢停顿,使内容既不完整,也不连贯,散乱一片,影响了内容的准确表达。朗读者可以通过划分小层次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划分小层次就是把一个自然段中内容联系较紧密的句子有机地组合到一起,表达时,使属于同一个小层次的句子尽量读得紧凑、连贯。
表达的时候,注意使属于同一个小层次的句子之间少停多连,句尾多扬少抑,“归堆儿、抱团儿”;而在小层次之间,注意用停顿、语气加以区分,这样读出来的内容就容易完整、连贯了。
重点突出,主次鲜明
朗读表达最忌“千篇一律”,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同样的轻重、同样的快慢、同样的虚实、同样的高低、同样的间隔,造成声音效果的单调、呆板、乏味。朗读者要善于随着稿件内容的变化和自己思想感情的运动,对于那些直接表现主题、目的、基调的词、句、段给予突出强调。强调可以用加重的方式,也可用停顿的方式,还可以利用快慢和抑扬的变化进行
排除杂念,全神贯注
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有声语言艺术活动,它需要朗读者全神贯注。然而考场的氛围,会给考生造成一定的紧张。过度紧张会分散考生的注意力,使朗读不能顺利进行;还有的考生怕自己朗读不好,缺乏自信;有的想自己的声音如何,嘀咕自己语音、发音、噪音的“毛病”;还有的在想主考老师对自己的印象;有的因偶然打个结巴,读走了一个音而懊恼不已,以致注意力不能专注于所读的内容。
以上种种,都属于杂念,这些“外抑制”会压抑大脑皮层对稿件内容的兴奋,会影响考生正常的朗读状态,影响表达的效果和考试的成绩。正确的状态应该是全神贯注于稿件内容,可以用思考内容来排除杂念的干扰。指定稿件朗读,同时也是检验考生的心理素质。处变不惊,从容沉稳才是上乘素质的表现。

自备文学作品朗诵的应考
前面讲到的指定稿件表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文学作品的朗诵,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注意和把握:
深入理解、感受作品
拿到稿件先不要急于出声朗诵,而是精力集中地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一两遍。因为未经仔细分析、理解、感受的出声朗诵,会形成先入为主的不准确的声音印象,它会对后面考试时的朗诵产生消极的前摄抑制。默读了一两遍之后,应能迅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再通过:
1、想主题——深入感受稿件主旨意蕴
2、想目的——明确朗诵的社会意义。朗诵是有目的的有声语言传播活动。目的是朗诵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和意义。虽然是考试,但也要把其当成目的明确、意义不凡的传播活动。想一想朗诵的目的,会进一步激发和调动起考生本人积极甚至强烈的朗诵欲望。
3、想对象——建立积极的交流状态。朗诵除了是有目的的有声语言传播活动外,同时也是有明确交流对象的语言传播活动。结合具体的内容想一想朗诵接受的具体对象,有利于朗诵目的的实现并使朗诵生动可感。考生可以把主考老师当成自己朗诵接受的听众和对象,设想他们听到你的朗诵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对他们将有什么积极的作用,等等,用以调动自己的感情和朗诵欲望。
4、想重点——找到主题的落脚点和与对象交流的共鸣点。任何作品的内容都不是没有主次、不分轻重的。朗诵者在进行朗诵准备时,还必须明确文章中哪些词、句、段、层次更重要些,哪些属于次要的部分。重点部分,理解、感受和表达时都要给予突出、强调。
5、想基调——把握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态度倾向。准备稿件的最后,还要想一想这篇稿件应以什么样的总的感情色彩和态度倾向加以表达,是热情赞扬的,还是严肃郑重的;是说服规劝的还是严厉批评的;是深切缅怀的,还是深情回忆的……恰切的基调是朗诵的方向,把握准了总的基调,朗诵就象航标知道下的航船,有了方向
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动作感
文学作品是靠形象取胜的,这是它与叙述性、议论性稿件的不同之处。朗诵时不能“平铺直叙”,语言干巴呆板,而要善于绘声绘色和抒发感情。要做到这一点,朗诵者自己首先要心中有形象,心中起波澜,富于想象联想,并且敢于强调、敢于表现。当然,表达手段的运用和感情的抒发,一定要以朗诵者内心的真情实感为依据,否则就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善于把握高潮
高潮即作品感情的至高点、凝聚点。文学作品的朗诵是要讲究高潮的。高潮也就是全篇的重点,是感情最为浓重之处,表达最为生动、震撼人心之处。朗诵者在预先准备时,应注意挖掘、设计、感受这感情的至高点,才能使朗诵产生动人心魄的魅力。表达者在朗诵时切忌平均用力。 善于控制感情和声音
朗诵文学作品时,感情表达的幅度有时会很大,色彩也较为丰富,表达时要注意留有余地,避免达到极限。感情的酝酿可以充分些,但声音运用要收一些,特别是一些高亢、激越的句、段,更应注意以情带声,防止用声过高、过强。为了使这样的句、段的表达更为生动、贴切,要做好铺垫,调整好气息,一定要防止出现无感情依托的高声喊叫。这种情况在一些诗歌的朗诵中是经常可以见到的。那种无真情实感的“以声夺人”、“以势取人”是不足取的。为了使感情的表达和声音的运用更有弹性,在朗读开始时起调不宜太高,并且朗诵过程中要调整好节奏:欲扬先抑、欲慢先快、欲重先轻、欲强先弱、欲放先收、欲高先低,反之亦然。
适当运用身态语言
身态语言是指除语言以外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等表达手段,这些表达手段也叫副语言表情手段。副语言表情手段运用得当可以对语言表达起到补充、辅助、强化的作用。运用的原则是协调、自然、一致。副语言手段的运用对朗诵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而不是“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怎样回答主考提问
考生在回答提问时应注意,首先要听清或看清题目,明确题旨,搞明白之后再回答。过去的考试中,有的考生答非所问,显然是没有搞准题目,给主考留下一个马虎的印象。二是要反应敏捷。有的考生在主考提出问题后,迟迟疑疑,犹豫再三,回答时又吞吞吐吐,给主考留下一个反应迟钝的印象。三是从容应对。有的考生回答提问时慌慌张张,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语无伦次,给主考一个思维混乱、语言不畅的印象。四是礼貌“脱困”。有的考生回答不上来主考的提问,就低头不语;有的东扯西拉,这些都不是明智的做法。而有的考生就处理得比较好,如“对不起,老师,这个问题我一时想不起来,您能再给我提一个问题吗?谢谢老师!”这样的回答既显得机智,又很有礼貌,即使答不上来,也会给主考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这个时候,题目本身能否回答出来似乎已经变得并不重要了。

怎样处理好专业考试与文化考试的关系
专业考试是考察应试者是否具备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习的基本素质,而不是考核成熟的播音员与节目主持人。现实中,有一些青年朋友为了能考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甚至提前一两年拜老师,拿出很多时间、精力投入和参加各种培训班进行专业学习、训练。这种精神值得钦佩,但这种做法却不一定妥当。
学校看重考生的专业素质,但也同样看重考生的文化素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录取尽管是按照“文化上线按专业成绩高低录取”的原则进行的,但如果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再好,高考文化成绩却很差,上不了录取分数线也是枉然
所以,我建议有志于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青年朋友们还是要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课的学习,争取高考考出个好成绩,这才是明智之举。当然,在高考之前几个月的时间里,拿出一点儿时间,同时也是作为学习之余的调剂,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相应的专业准备和练习也是可行的,对考试也是有益的。 23高考网

以上就是23高考网整理的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课程有哪些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23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23高考网:www.023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课程有哪些”相关推荐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怎么样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怎么样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怎么样高考填报志愿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以及就业前景怎么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整理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简介、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信息,供大家参考。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简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根据广播电视事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针对广播电视及其他媒体机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的需要,培养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

2024-10-20 11:25:20
金融专业课程有哪些 就业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课程有哪些 就业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课程有哪些就业前景怎么样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金融专业主要学什么?好就业吗?下面是由本站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金融专业课程有哪些就业前景怎么样”。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工程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中央银行学》、《保险

2024-08-21 21:29:55
中药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有哪些课程
中药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有哪些课程

中药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有哪些课程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中药学专业主要学什么?下面是由本站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有哪些课程”。中药学专业主要学什么主要课程如下: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英语、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学概论、医学生物学、药理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物的波谱分析、中药化

2024-09-05 06:54:58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就业前景怎么样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就业前景怎么样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就业前景怎么样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好就业吗?下面是由本站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环境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就业前景怎么样”。环境工程专业主要课程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

2024-09-04 15:29:29
新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怎么样 主要学哪些课程
新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怎么样 主要学哪些课程

新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怎么样主要学哪些课程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院校时,很多考生和家长对新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怎么样的问题很关心。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新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怎么样主要学哪些课程”。新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怎么样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媒体传播的工作,一般在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及一些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新闻学专业一直是属于比较热

2024-10-13 10:16:35
航空航天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前景怎么样
航空航天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前景怎么样

航空航天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前景怎么样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航空航天专业需要学哪些课程,好就业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航空航天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前景怎么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什么主要学习课程有《空气动力学》、《传热与燃烧》、《发动机设计》、《飞行控制》、《飞行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飞行器设计》、《飞行器综合电子系统》、《航

2024-10-14 12:34:22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 就业前景怎么样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 就业前景怎么样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就业前景怎么样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环境工程专业好就业吗?下面是由本站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就业前景怎么样”。环境工程专业主要课程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

2024-12-05 13:49:37
商务英语专业学什么课程 就业前景怎么样
商务英语专业学什么课程 就业前景怎么样

商务英语专业学什么课程就业前景怎么样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问题很关心。下面是由本站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商务英语专业学什么课程就业前景怎么样”。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商务英语必学的课程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英语专业课程,主要学习综合英语、英语国家文化、英语语法、英语阅读等基本知识,以及与商务活动相关的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二是商务课程,主要学习西方经济学、国际

2024-10-20 03:17:16